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内蒙古调查总队
(2023年1月18日)
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区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决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聚焦“五大任务”,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区经济稳中求进、难中求成。农牧业生产连丰连稳,工业生产稳中提质,有效投资持续扩大,动能转换蹄疾步稳。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231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54亿元,比上年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1242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9263亿元,增长2.2%。
一、粮丰农稳,再创新高,农牧业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彰显
粮食产量“十九连丰”。2022年,全区粮食总产量780.1亿斤,比上年增长1.6%,粮食作物平均单产达到748.1斤/亩,比上年提高4.3斤/亩,粮食总产和单产均创历史新高。畜牧业生产“十八连稳”。全区猪牛羊禽肉产量277.8万吨,比上年增长2.8%。其中,猪肉73.7万吨,增长9.3%;牛肉71.9万吨,增长4.6%。奶业振兴稳步推进。全区奶牛存栏159.0万头,比上年增长10.9%;牛奶产量733.8万吨,增长9.0%。全区规模以上乳制品产量415.2万吨,比上年增长12.6%。
二、稳中提质,贡献突出,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
2022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1%。38个行业大类中,25个行业实现增长,增长面达65.8%,为稳定全区经济大盘奠定了坚实基础。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8%,制造业增长10.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5%。重点产业支撑有力。能源工业、冶金建材工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分别增长7.6%、10.3%和43.3%,合计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6.9个百分点。新动能加快成长。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9.9%,高技术制造业增长33.6%。工业新产品中,单晶硅、多晶硅、稀土化合物产量分别达到41.2万吨、13.9万吨和10.7万吨,比上年分别增长25.7%、108.7%和22.7%。能源保供稳定有序。规模以上原煤产量11.7亿吨,比上年增长10.1%;发电量6440.3亿千瓦时,增长7.0%。工业企业效益稳步提高。2022年1-11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860.0亿元,同比增长23.8%。
三、总体增长,基本稳定,服务业运行好于预期
2022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0.0%,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5.8%。分行业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5%,金融业增长5.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1.6%。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持续增长。2022年1-11月份,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4%。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0.8%,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7.3%,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10.1%。
四、活力增强,结构优化,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
2022年,在一系列精准有效稳投资政策推动下,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17.6%。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3.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4.8%,成为拉动全部投资增长的关键力量。分领域看,基础设施和制造业投资支撑有力,比上年分别增长35.3%和42.6%,均快于全部投资增速。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59.1%,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20.2%。高技术产业投资增势强劲,比上年增长49.2%。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91.6%,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7.5%。新能源产业加快布局,新能源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79.0%,快于全部投资增速61.4个百分点。
五、政策靠前,保障有力,消费市场承压前行
2022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71.4亿元,比上年下降1.8%。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居民外出消费逐步增多,特别是在一系列促消费政策靠前发力下,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0%。民生保障有力有效。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4.2%,日用品类增长16.3%,中西药品类增长12.8%。网络零售占比提高。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6.9%,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75.8%。新能源汽车消费强劲。在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等政策显效发力下,限额以上单位新能源汽车类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9倍。
六、措施得力,市场平稳,物价涨幅温和可控
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2022年,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8%,低于年度物价调控目标1.2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市上涨1.7%,农村上涨2.0%。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均呈不同程度上涨态势。工业生产者价格涨幅继续回落。2022年,全区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8.6%,涨幅比上年回落19.8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出厂价格上涨9.0%,生活资料出厂价格上涨4.4%,涨幅较上年分别回落21.7个和2.3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年上涨11.2%。
七、收入增长,差距缩小,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2022年,全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921元,比上年增长5.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全区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295元,增长4.3%;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41元,增长7.1%。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36,较上年缩小0.06。
总的来看,一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全区经济顶住压力、逆势而行,较好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但也要清醒看到,当前经济运行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要把稳增长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下一步,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五大任务”,以提劲、提质、提效的满格状态,把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和自治区“两会”各项工作部署推深做实,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附注:
(1)按照我国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和数据发布制度规定,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包括初步核算和最终核实两个步骤。经最终核实,2021年,内蒙古地区生产总值现价总量为21166.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7%。
(2)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由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产品产量等各项指标同比增长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统计范围尽可能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主要原因是:一是统计单位范围发生变化。每年有部分企业达到规模纳入调查范围,也有部分企业因规模变小退出调查范围,还有新建投产企业、破产、注(吊)销企业等影响。二是部分企业集团(公司)产品产量数据存在跨地区重复统计现象,根据专项调查对企业集团(公司)跨地区重复产量进行了剔重。
(3)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指城镇和农村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企业、事业、行政单位及城镇个体户进行的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500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包含原口径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加上农村企事业组织项目投资。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范围是从事商品零售活动或提供餐饮服务的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个体户)、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个体户)、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个体户)。
由于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个体户)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等各项指标同比增长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单位、个体户)统计范围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主要原因是每年都有部分企业(单位、个体户)达到限额标准纳入调查范围,同时也有部分企业(单位、个体户)因规模变小达不到限额标准退出调查范围,还有新开业、破产、注(吊)销企业(单位、个体户)的影响。
网上零售额是指通过公共网络交易平台(包括自建网站和第三方平台)实现的商品和服务零售额之和。商品和服务包括实物商品和非实物商品(如虚拟商品、服务类商品等)。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包括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不包括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简称CPI):度量居民生活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水平随着时间变动的相对数,综合反映居民购买的生活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
(6)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包括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 for Industrial Products,简称PPI)和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反映工业企业产品第一次出售时的出厂价格的变化趋势和变动幅度。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反映工业企业作为中间投入产品的购进价格的变化趋势和变动幅度。
(7)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
(8)粮食产量、畜产品产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内蒙古调查总队。
(9)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附表:
2022年全区主要指标数据 | ||
指 标 名 称 |
绝对量 |
比上年增长(%) |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
23159 |
4.2 |
第一产业增加值 |
2654 |
4.3 |
第二产业增加值 |
11242 |
6.5 |
第三产业增加值 |
9263 |
2.2 |
农牧业 |
||
粮食产量(亿斤) |
780.1 |
1.6 |
猪牛羊禽肉产量(万吨) |
277.8 |
2.8 |
猪肉产量(万吨) |
73.7 |
9.3 |
牛肉产量(万吨) |
71.9 |
4.6 |
羊肉产量(万吨) |
110.2 |
-3.0 |
禽肉产量(万吨) |
22.1 |
7.6 |
牛奶产量(万吨) |
733.8 |
9.0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 |
8.1 |
按三大门类分 |
||
采矿业 |
- |
6.8 |
制造业 |
- |
10.9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 |
5.5 |
按经济类型分 |
||
国有控股企业 |
- |
8.1 |
股份制企业 |
- |
8.4 |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 |
3.9 |
按主要行业分 |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 |
8.0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 |
7.0 |
食品制造业 |
- |
9.5 |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
- |
8.2 |
医药制造业 |
- |
11.0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 |
1.6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 |
12.1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 |
54.8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 |
5.3 |
主要产品产量 |
||
原煤(万吨) |
117409.6 |
10.1 |
焦炭(万吨) |
4672.5 |
0.3 |
发电量(亿千瓦时) |
6440.3 |
7.0 |
#火力发电量(亿千瓦时) |
5221.2 |
6.9 |
风力发电量(亿千瓦时) |
1019.9 |
8.8 |
粗钢(万吨) |
2956.5 |
-5.2 |
钢材(万吨) |
3041.9 |
2.1 |
单晶硅(万吨) |
41.2 |
25.7 |
多晶硅(万吨) |
13.9 |
108.7 |
平板玻璃(万重量箱) |
1117.9 |
4.9 |
石墨及碳素制品(万吨) |
335.9 |
6.0 |
稀土化合物(万吨) |
10.7 |
22.7 |
风力发电机组(万千瓦) |
176.4 |
56.9 |
精甲醇(万吨) |
1833.9 |
7.5 |
水泥(万吨) |
3523.7 |
-4.6 |
化肥(万吨) |
400.6 |
1.7 |
液晶显示屏(万片) |
9684.3 |
1.5 |
乳制品(万吨) |
415.2 |
12.6 |
饲料(万吨) |
439.1 |
1.8 |
智能电视(万台) |
188.5 |
2.6 |
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 |
98.6 |
-1.3(百分点) |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
- |
17.6 |
#民间投资 |
- |
16.8 |
#基础设施投资 |
- |
35.3 |
分产业 |
||
第一产业 |
- |
13.6 |
第二产业 |
- |
44.8 |
第三产业 |
- |
-4.3 |
房地产开发投资(亿元) |
978.3 |
-20.7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
4971.4 |
-1.8 |
限额以上商品零售 |
||
#粮油食品类 |
- |
24.2 |
饮料类 |
- |
8.8 |
日用品类 |
- |
16.3 |
中西药品类 |
- |
12.8 |
石油及制品类 |
- |
18.8 |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35921 |
5.3 |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46295 |
4.3 |
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19641 |
7.1 |
居民消费价格 |
- |
1.8 |
城市 |
- |
1.7 |
农村 |
- |
2.0 |
食品烟酒 |
- |
2.0 |
衣着 |
- |
0.3 |
居住 |
- |
0.5 |
生活用品及服务 |
- |
1.1 |
交通通信 |
- |
5.8 |
教育文化娱乐 |
- |
1.2 |
医疗保健 |
- |
0.3 |
其他用品及服务 |
- |
1.8 |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 |
- |
8.6 |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 |
- |
11.2 |
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