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统计局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2024年全区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闯新路、进中游迈出实质性步伐
2025-01-21 11:04:07     来源: 自治区统计局    
【字体: 】     打印    

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内蒙古调查总队

(2025121日)


2024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凝心聚力办好“两件大事”、抓好“六个工程”,及时落地实施一揽子存量和增量政策,全区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向上向好,闯新路、进中游迈出实质性步伐。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26314.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72.6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11604.4亿元,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11837.6亿元,增长4.9%。

一、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农畜产品供给保障有力

粮食生产跨上新台阶。2024年,全区粮食总产量820.1亿斤,首次突破800亿斤大关,比上年增长3.6%。全区粮食播种面积10517.7万亩,比上年增加40.6万亩;粮食作物单产每亩达到390公斤,比上年提高约12公斤。畜牧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区猪牛羊禽肉产量300.8万吨,比上年增长5.4%。其中,猪肉80.6万吨,牛肉89.1万吨,羊肉105.9万吨,禽肉25.3万吨。全区奶牛存栏163.1万头,牛奶产量776.7万吨。规模以上乳制品产量461.9万吨。

二、工业生产稳中提质,新动能培育加快

2024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8%。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4.7%,制造业增长9.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8.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8%;股份制企业增长6.8%,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5.7%。新动能培育加快。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3%,稀土产业增长39.9%,高技术制造业增长29.4%,装备制造业增长42.5%。分产品看,单晶硅92.1万吨,增长55.2%;多晶硅87.8万吨,增长98.3%;稀土化合物41.4万吨,增长1.8倍。能源保障供应能力不断提升。能源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1%。规模以上原煤产量12.97亿吨,比上年增长5.4%。发电量8179.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9.1%。其中,新能源发电量1969.0亿千瓦时,增长27.9%。1-11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705.1亿元。

三、服务业稳定增长,重点行业支撑有力

2024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9%。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5.5%,住宿和餐饮业增长4.0%。1-11月份,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3%。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0.9%,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71.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4.4%。

四、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第一产业投资增势强劲

2024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13.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73.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5.4%,第三产业投资增长5.1%。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增长23.8%。其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32.2%。制造业投资下降0.7%,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7.2%。国有控股投资持续发力,比上年增长30.1%,占全部投资比重53.2%。民间投资比上年增长1.6%,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民间投资增长6.6%。

五、市场销售持续回升,政策效应不断显现

2024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15.3亿元,比上年增长4.5%。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949.9亿元,比上年增长4.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65.4亿元,增长4.8%。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4907.2亿元,比上年增长4.2%;餐饮收入708.1亿元,增长6.3%。基本生活类和部分升级类商品增势良好。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4.0%,日用品类增长13.4%,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43.5%,通讯器材类增长74.6%。消费品以旧换新助推绿色消费,新能源汽车类增长94.7%。网络零售蓬勃发展。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489.6亿元,比上年增长9.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8.7%,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六、居民消费价格平稳运行,工业生产者价格有所下降

居民消费价格温和可控。2024年,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2%。分城乡看,城市上涨0.1%,农村上涨0.2%。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呈“六增二降”态势。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下降0.9%,衣着价格上涨1.7%,居住价格上涨0.1%,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2.1%,交通通信价格下降1.9%,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价格均上涨1.4%,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5.5%。工业生产者价格下降。2024年,全区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3.4%。其中,生产资料出厂价格下降3.5%,生活资料出厂价格下降2.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年下降2.9%。

七、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

2024年,全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077元,比上年增长5.1%。分城乡看,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全区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888元,比上年增长4.5%;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43元,增长6.2%。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26,较上年缩小0.03。

总的来看,一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带领下,全区上下深化改革解难题、攻坚克难谋发展,全区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向上向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内外部环境错综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基础还需进一步巩固。下一步,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以及《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安排,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靠前发力有效落实各项宏观政策,继续推进“五大任务”、接续实施“六个工程”、组织开展“六个行动”,努力在“贯穿一条主线、办好两件大事、弘扬蒙古马精神、闯新路进中游”上取得更大进展,不断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

[1]根据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地区生产总值修订为25020.5亿元。


附注

1)根据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地区生产总值修订为25020.5亿元。

2)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3)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由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产品产量等各项指标同比增长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统计范围尽可能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主要原因:一是统计单位范围发生变化。每年有部分企业达到规模纳入调查范围,也有部分企业因规模变小退出调查范围,还有新建投产企业、破产、注(吊)销企业等影响。二是部分企业集团(公司)产品产量数据存在跨地区重复统计现象,根据专项调查对企业集团(公司)跨地区重复产量进行了剔重。

4)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指城镇和农村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企业、事业、行政单位及城镇个体户进行的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500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包含原口径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加上农村企事业组织项目投资。

5)商品房销售面积:指报告期内出售新建商品房屋的合同总面积(即双方签署的正式买卖合同中所确认的建筑面积)。该指标是累计数据。

统计范围:有开发经营活动的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法人单位。

调查方式:按月(1月份除外)进行全面调查。

6)商品房销售额指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出售商品房屋的合同总价款(即双方签署的正式买卖合同中所确定的合同总价)。该指标与商品房销售面积同口径。

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企业(单位、个体户)通过交易直接售给个人、社会集团非生产、非经营用的实物商品金额,以及提供餐饮服务所取得的收入金额。个人包括城乡居民和入境人员,社会集团包括机关、社会团体、部队、学校、企事业单位、居委会或村委会等。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范围是从事商品零售活动或提供餐饮服务的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个体户)、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个体户)、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个体户)。

8)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

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简称CPI):度量居民生活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水平随着时间变动的相对数,综合反映居民购买的生活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

10)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包括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 for Industrial Products,简称PPI)和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反映工业企业产品第一次出售时的出厂价格的变化趋势和变动幅度。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反映工业企业作为中间投入产品的购进价格的变化趋势和变动幅度。

11粮食产量、猪牛羊禽肉产量、牛奶产量、猪牛羊禽存栏价格指数、居民收入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内蒙古调查总队。

12)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024年全区主要指标数据

指标名称

绝对量

同比增长(%)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26315

5.8

第一产业增加值

2873

5.6

第二产业增加值

11604

7.0

第三产业增加值

11838

4.9

农牧业



粮食产量(亿斤)

820.1

3.6

猪牛羊禽肉产量(万吨)

300.8

5.4

猪肉产量

80.6

6.5

牛肉产量

89.1

14.5

羊肉产量

105.9

-2.7

禽肉产量

25.3

9.6

牛奶产量(万吨)

776.7

-2.0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6.8

按三大门类分



采矿业

-

4.7

制造业

-

9.3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8.1

按经济类型分



其中:国有控股企业

-

5.8

其中:股份制企业

-

6.8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

5.7

按主要行业分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5.1

农副食品加工业

-

-1.2

食品制造业

-

4.5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

7.5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13.1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12.8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58.6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8.2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原煤(万吨)

129686.9

5.4

焦炭(万吨)

5022.5

-1.0

发电量(亿千瓦时)

8179.7

9.1

#火力发电

6177.0

4.0

风力发电

1643.0

26.0

乳制品(万吨)

461.9

-2.8

液体乳(万吨)

428.9

-4.1

农用氮化学肥料(折纯)(万吨)

463.2

-2.7

精甲醇(万吨)

1984.3

7.1

化学药品原药(万吨)

16.0

15.5

单晶硅(万千克)

92063.9

55.2

多晶硅(万千克)

87769.9

98.3

石墨及碳素材料(万吨)

340.0

7.5

平板玻璃(万重量箱)

1072.1

-4.2

生铁(万吨)

2150.2

-8.4

粗钢(万吨)

3223.7

-1.3

钢材(万吨)

3442.4

1.6

汽车(辆)

120859

14.2

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

96.9

-1.9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

13.6

#民间投资

-

1.6

#基础设施投资

-

23.8

分产业



第一产业

-

73.6

第二产业

-

15.4

第三产业

-

5.1

房地产开发投资(亿元)

937.4

-7.2

商品房销售面积(万平方米)

1408.8

-8.8

商品房销售额(亿元)

927.8

-9.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5615.3

4.5

按经营地分



城镇

-

4.4

乡村

-

4.8

按消费类型分



餐饮收入

-

6.3

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

-

-2.0

商品零售

-

4.2

其中:限额以上商品零售

-

5.7

#粮油食品类

-

14.0

饮料类

-

21.9

化妆品类

-

-12.7

金银珠宝类

-

-11.0

日用品类

-

13.4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

-0.4

中西药品类

-

1.0

石油及制品类

-

-7.0

汽车类

-

14.8

居民消费价格

-

0.2

其中:



城市

-

0.1

农村

-

0.2

分类别



食品烟酒

-

-0.9

衣着

-

1.7

居住

-

0.1

生活用品及服务

-

2.1

交通通信

-

-1.9

教育文化娱乐

-

1.4

医疗保健

-

1.4

其他用品及服务

-

5.5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

-

-3.4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

-

-2.9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40077

5.1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50888

4.5

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2543

6.2

相关附件: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关闭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发布会

2024年全区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闯新路、进中游迈出实质性步伐

发布时间:2025-01-21 11:04
来源:自治区统计局
朗读

2024年全区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闯新路、进中游迈出实质性步伐, 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内蒙古调查总队(2025年1月21日)2024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凝心聚力办好“两件大事”、抓好“六个工程”,及时落地实施一揽子存量和增量政策,全区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向上向好,闯新路、进中游迈出实质性步伐。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26314.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72.6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11604.4亿元,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11837.6亿元,增长4.9%。一、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农畜产品供给保障有力粮食生产跨上新台阶。2024年,全区粮食总产量820.1亿斤,首次突破800亿斤大关,比上年增长3.6%。全区粮食播种面积10517.7万亩,比上年增加40.6万亩;粮食作物单产每亩达到390公斤,比上年提高约12公斤。畜牧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区猪牛羊禽肉产量300.8万吨,比上年增长5.4%。其中,猪肉80.6万吨,牛肉89.1万吨,羊肉105.9万吨,禽肉25.3万吨。全区奶牛存栏163.1万头,牛奶产量776.7万吨。规模以上乳制品产量461.9万吨。二、工业生产稳中提质,新动能培育加快2024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8%。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4.7%,制造业增长9.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8.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8%;股份制企业增长6.8%,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5.7%。新动能培育加快。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3%,稀土产业增长39.9%,高技术制造业增长29.4%,装备制造业增长42.5%。分产品看,单晶硅92.1万吨,增长55.2%;多晶硅87.8万吨,增长98.3%;稀土化合物41.4万吨,增长1.8倍。能源保障供应能力不断提升。能源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1%。规模以上原煤产量12.97亿吨,比上年增长5.4%。发电量8179.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9.1%。其中,新能源发电量1969.0亿千瓦时,增长27.9%。1-11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705.1亿元。三、服务业稳定增长,重点行业支撑有力2024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9%。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5.5%,住宿和餐饮业增长4.0%。1-11月份,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3%。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0.9%,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71.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4.4%。四、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第一产业投资增势强劲2024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13.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73.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5.4%,第三产业投资增长5.1%。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增长23.8%。其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32.2%。制造业投资下降0.7%,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7.2%。国有控股投资持续发力,比上年增长30.1%,占全部投资比重53.2%。民间投资比上年增长1.6%,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民间投资增长6.6%。五、市场销售持续回升,政策效应不断显现2024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15.3亿元,比上年增长4.5%。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949.9亿元,比上年增长4.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65.4亿元,增长4.8%。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4907.2亿元,比上年增长4.2%;餐饮收入708.1亿元,增长6.3%。基本生活类和部分升级类商品增势良好。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4.0%,日用品类增长13.4%,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43.5%,通讯器材类增长74.6%。消费品以旧换新助推绿色消费,新能源汽车类增长94.7%。网络零售蓬勃发展。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489.6亿元,比上年增长9.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8.7%,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六、居民消费价格平稳运行,工业生产者价格有所下降居民消费价格温和可控。2024年,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2%。分城乡看,城市上涨0.1%,农村上涨0.2%。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呈“六增二降”态势。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下降0.9%,衣着价格上涨1.7%,居住价格上涨0.1%,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2.1%,交通通信价格下降1.9%,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价格均上涨1.4%,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5.5%。工业生产者价格下降。2024年,全区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3.4%。其中,生产资料出厂价格下降3.5%,生活资料出厂价格下降2.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年下降2.9%。七、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2024年,全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077元,比上年增长5.1%。分城乡看,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全区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888元,比上年增长4.5%;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43元,增长6.2%。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26,较上年缩小0.03。总的来看,一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带领下,全区上下深化改革解难题、攻坚克难谋发展,全区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向上向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内外部环境错综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基础还需进一步巩固。下一步,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以及《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安排,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靠前发力有效落实各项宏观政策,继续推进“五大任务”、接续实施“六个工程”、组织开展“六个行动”,努力在“贯穿一条主线、办好两件大事、弘扬蒙古马精神、闯新路进中游”上取得更大进展,不断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1]根据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地区生产总值修订为25020.5亿元。附注(1)根据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地区生产总值修订为25020.5亿元。(2)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均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3)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由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产品产量等各项指标同比增长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统计范围尽可能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主要原因:一是统计单位范围发生变化。每年有部分企业达到规模纳入调查范围,也有部分企业因规模变小退出调查范围,还有新建投产企业、破产、注(吊)销企业等影响。二是部分企业集团(公司)产品产量数据存在跨地区重复统计现象,根据专项调查对企业集团(公司)跨地区重复产量进行了剔重。(4)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指城镇和农村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企业、事业、行政单位及城镇个体户进行的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500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包含原口径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加上农村企事业组织项目投资。(5)商品房销售面积:指报告期内出售新建商品房屋的合同总面积(即双方签署的正式买卖合同中所确认的建筑面积)。该指标是累计数据。统计范围:有开发经营活动的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法人单位。调查方式:按月(1月份除外)进行全面调查。(6)商品房销售额:指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出售商品房屋的合同总价款(即双方签署的正式买卖合同中所确定的合同总价)。该指标与商品房销售面积同口径。(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企业(单位、个体户)通过交易直接售给个人、社会集团非生产、非经营用的实物商品金额,以及提供餐饮服务所取得的收入金额。个人包括城乡居民和入境人员,社会集团包括机关、社会团体、部队、学校、企事业单位、居委会或村委会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范围是:从事商品零售活动或提供餐饮服务的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个体户)、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个体户)、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个体户)。(8)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简称CPI):度量居民生活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水平随着时间变动的相对数,综合反映居民购买的生活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10)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包括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 for Industrial Products,简称PPI)和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反映工业企业产品第一次出售时的出厂价格的变化趋势和变动幅度。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反映工业企业作为中间投入产品的购进价格的变化趋势和变动幅度。(11)粮食产量、猪牛羊禽肉产量、牛奶产量、猪牛羊禽存栏、价格指数、居民收入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内蒙古调查总队。(12)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附表2024年全区主要指标数据指标名称绝对量同比增长(%)地区生产总值(亿元)263155.8第一产业增加值28735.6第二产业增加值116047.0第三产业增加值118384.9农牧业粮食产量(亿斤)820.13.6猪牛羊禽肉产量(万吨)300.85.4猪肉产量80.66.5牛肉产量89.114.5羊肉产量105.9-2.7禽肉产量25.39.6牛奶产量(万吨)776.7-2.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8 按三大门类分采矿业-4.7制造业-9.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8.1按经济类型分其中:国有控股企业-5.8其中:股份制企业-6.8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5.7按主要行业分煤炭开采和洗选业-5.1农副食品加工业--1.2食品制造业-4.5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7.5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13.1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12.8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58.6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8.2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原煤(万吨)129686.95.4焦炭(万吨)5022.5-1.0发电量(亿千瓦时)8179.79.1#火力发电6177.04.0风力发电1643.026.0乳制品(万吨)461.9-2.8液体乳(万吨)428.9-4.1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折纯)(万吨)463.2-2.7精甲醇(万吨)1984.37.1化学药品原药(万吨)16.015.5单晶硅(万千克)92063.955.2多晶硅(万千克)87769.998.3石墨及碳素材料(万吨)340.07.5平板玻璃(万重量箱)1072.1-4.2生铁(万吨)2150.2-8.4粗钢(万吨)3223.7-1.3钢材(万吨)3442.41.6汽车(辆)12085914.2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6.9-1.9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3.6#民间投资-1.6#基础设施投资-23.8分产业第一产业-73.6第二产业-15.4第三产业-5.1房地产开发投资(亿元)937.4-7.2商品房销售面积(万平方米)1408.8-8.8商品房销售额(亿元)927.8-9.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5615.34.5按经营地分城镇-4.4乡村-4.8    按消费类型分    餐饮收入-6.3   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2.0   商品零售-4.2  其中:限额以上商品零售-5.7#粮油食品类-14.0 饮料类-21.9   化妆品类--12.7   金银珠宝类--11.0 日用品类-13.4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0.4 中西药品类-1.0 石油及制品类--7.0 汽车类-14.8居民消费价格-0.2其中:城市-0.1农村-0.2分类别食品烟酒--0.9衣着-1.7居住-0.1生活用品及服务-2.1交通通信--1.9教育文化娱乐-1.4医疗保健-1.4其他用品及服务-5.5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3.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2.9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400775.1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8884.5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436.2 附图

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内蒙古调查总队

(2025121日)


2024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凝心聚力办好“两件大事”、抓好“六个工程”,及时落地实施一揽子存量和增量政策,全区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向上向好,闯新路、进中游迈出实质性步伐。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26314.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72.6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11604.4亿元,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11837.6亿元,增长4.9%。

一、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农畜产品供给保障有力

粮食生产跨上新台阶。2024年,全区粮食总产量820.1亿斤,首次突破800亿斤大关,比上年增长3.6%。全区粮食播种面积10517.7万亩,比上年增加40.6万亩;粮食作物单产每亩达到390公斤,比上年提高约12公斤。畜牧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区猪牛羊禽肉产量300.8万吨,比上年增长5.4%。其中,猪肉80.6万吨,牛肉89.1万吨,羊肉105.9万吨,禽肉25.3万吨。全区奶牛存栏163.1万头,牛奶产量776.7万吨。规模以上乳制品产量461.9万吨。

二、工业生产稳中提质,新动能培育加快

2024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8%。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4.7%,制造业增长9.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8.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8%;股份制企业增长6.8%,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5.7%。新动能培育加快。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3%,稀土产业增长39.9%,高技术制造业增长29.4%,装备制造业增长42.5%。分产品看,单晶硅92.1万吨,增长55.2%;多晶硅87.8万吨,增长98.3%;稀土化合物41.4万吨,增长1.8倍。能源保障供应能力不断提升。能源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1%。规模以上原煤产量12.97亿吨,比上年增长5.4%。发电量8179.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9.1%。其中,新能源发电量1969.0亿千瓦时,增长27.9%。1-11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705.1亿元。

三、服务业稳定增长,重点行业支撑有力

2024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9%。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5.5%,住宿和餐饮业增长4.0%。1-11月份,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3%。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0.9%,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71.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4.4%。

四、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第一产业投资增势强劲

2024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13.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73.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5.4%,第三产业投资增长5.1%。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增长23.8%。其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32.2%。制造业投资下降0.7%,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7.2%。国有控股投资持续发力,比上年增长30.1%,占全部投资比重53.2%。民间投资比上年增长1.6%,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民间投资增长6.6%。

五、市场销售持续回升,政策效应不断显现

2024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15.3亿元,比上年增长4.5%。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949.9亿元,比上年增长4.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65.4亿元,增长4.8%。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4907.2亿元,比上年增长4.2%;餐饮收入708.1亿元,增长6.3%。基本生活类和部分升级类商品增势良好。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4.0%,日用品类增长13.4%,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43.5%,通讯器材类增长74.6%。消费品以旧换新助推绿色消费,新能源汽车类增长94.7%。网络零售蓬勃发展。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489.6亿元,比上年增长9.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8.7%,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六、居民消费价格平稳运行,工业生产者价格有所下降

居民消费价格温和可控。2024年,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2%。分城乡看,城市上涨0.1%,农村上涨0.2%。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呈“六增二降”态势。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下降0.9%,衣着价格上涨1.7%,居住价格上涨0.1%,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2.1%,交通通信价格下降1.9%,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价格均上涨1.4%,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5.5%。工业生产者价格下降。2024年,全区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3.4%。其中,生产资料出厂价格下降3.5%,生活资料出厂价格下降2.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年下降2.9%。

七、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

2024年,全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077元,比上年增长5.1%。分城乡看,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全区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888元,比上年增长4.5%;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43元,增长6.2%。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26,较上年缩小0.03。

总的来看,一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带领下,全区上下深化改革解难题、攻坚克难谋发展,全区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向上向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内外部环境错综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基础还需进一步巩固。下一步,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以及《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安排,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靠前发力有效落实各项宏观政策,继续推进“五大任务”、接续实施“六个工程”、组织开展“六个行动”,努力在“贯穿一条主线、办好两件大事、弘扬蒙古马精神、闯新路进中游”上取得更大进展,不断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

[1]根据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地区生产总值修订为25020.5亿元。


附注

1)根据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地区生产总值修订为25020.5亿元。

2)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3)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由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产品产量等各项指标同比增长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统计范围尽可能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主要原因:一是统计单位范围发生变化。每年有部分企业达到规模纳入调查范围,也有部分企业因规模变小退出调查范围,还有新建投产企业、破产、注(吊)销企业等影响。二是部分企业集团(公司)产品产量数据存在跨地区重复统计现象,根据专项调查对企业集团(公司)跨地区重复产量进行了剔重。

4)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指城镇和农村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企业、事业、行政单位及城镇个体户进行的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500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包含原口径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加上农村企事业组织项目投资。

5)商品房销售面积:指报告期内出售新建商品房屋的合同总面积(即双方签署的正式买卖合同中所确认的建筑面积)。该指标是累计数据。

统计范围:有开发经营活动的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法人单位。

调查方式:按月(1月份除外)进行全面调查。

6)商品房销售额指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出售商品房屋的合同总价款(即双方签署的正式买卖合同中所确定的合同总价)。该指标与商品房销售面积同口径。

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企业(单位、个体户)通过交易直接售给个人、社会集团非生产、非经营用的实物商品金额,以及提供餐饮服务所取得的收入金额。个人包括城乡居民和入境人员,社会集团包括机关、社会团体、部队、学校、企事业单位、居委会或村委会等。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范围是从事商品零售活动或提供餐饮服务的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个体户)、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个体户)、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个体户)。

8)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

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简称CPI):度量居民生活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水平随着时间变动的相对数,综合反映居民购买的生活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

10)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包括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 for Industrial Products,简称PPI)和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反映工业企业产品第一次出售时的出厂价格的变化趋势和变动幅度。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反映工业企业作为中间投入产品的购进价格的变化趋势和变动幅度。

11粮食产量、猪牛羊禽肉产量、牛奶产量、猪牛羊禽存栏价格指数、居民收入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内蒙古调查总队。

12)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024年全区主要指标数据

指标名称

绝对量

同比增长(%)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26315

5.8

第一产业增加值

2873

5.6

第二产业增加值

11604

7.0

第三产业增加值

11838

4.9

农牧业



粮食产量(亿斤)

820.1

3.6

猪牛羊禽肉产量(万吨)

300.8

5.4

猪肉产量

80.6

6.5

牛肉产量

89.1

14.5

羊肉产量

105.9

-2.7

禽肉产量

25.3

9.6

牛奶产量(万吨)

776.7

-2.0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6.8

按三大门类分



采矿业

-

4.7

制造业

-

9.3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8.1

按经济类型分



其中:国有控股企业

-

5.8

其中:股份制企业

-

6.8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

5.7

按主要行业分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5.1

农副食品加工业

-

-1.2

食品制造业

-

4.5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

7.5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13.1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12.8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58.6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8.2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原煤(万吨)

129686.9

5.4

焦炭(万吨)

5022.5

-1.0

发电量(亿千瓦时)

8179.7

9.1

#火力发电

6177.0

4.0

风力发电

1643.0

26.0

乳制品(万吨)

461.9

-2.8

液体乳(万吨)

428.9

-4.1

农用氮化学肥料(折纯)(万吨)

463.2

-2.7

精甲醇(万吨)

1984.3

7.1

化学药品原药(万吨)

16.0

15.5

单晶硅(万千克)

92063.9

55.2

多晶硅(万千克)

87769.9

98.3

石墨及碳素材料(万吨)

340.0

7.5

平板玻璃(万重量箱)

1072.1

-4.2

生铁(万吨)

2150.2

-8.4

粗钢(万吨)

3223.7

-1.3

钢材(万吨)

3442.4

1.6

汽车(辆)

120859

14.2

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

96.9

-1.9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

13.6

#民间投资

-

1.6

#基础设施投资

-

23.8

分产业



第一产业

-

73.6

第二产业

-

15.4

第三产业

-

5.1

房地产开发投资(亿元)

937.4

-7.2

商品房销售面积(万平方米)

1408.8

-8.8

商品房销售额(亿元)

927.8

-9.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5615.3

4.5

按经营地分



城镇

-

4.4

乡村

-

4.8

按消费类型分



餐饮收入

-

6.3

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

-

-2.0

商品零售

-

4.2

其中:限额以上商品零售

-

5.7

#粮油食品类

-

14.0

饮料类

-

21.9

化妆品类

-

-12.7

金银珠宝类

-

-11.0

日用品类

-

13.4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

-0.4

中西药品类

-

1.0

石油及制品类

-

-7.0

汽车类

-

14.8

居民消费价格

-

0.2

其中:



城市

-

0.1

农村

-

0.2

分类别



食品烟酒

-

-0.9

衣着

-

1.7

居住

-

0.1

生活用品及服务

-

2.1

交通通信

-

-1.9

教育文化娱乐

-

1.4

医疗保健

-

1.4

其他用品及服务

-

5.5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

-

-3.4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

-

-2.9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40077

5.1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50888

4.5

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2543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