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前三季度全区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汪传敬回答记者提问。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记者:
从刚刚发布的数据情况看,今年以来,我区经济总体运行平稳,发展势头较好,能否请您再详细解读一下前三季度经济运行的特点?谢谢。
汪传敬:谢谢您的提问。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深入贯彻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全面统筹稳增长、增后劲,千方百计扩内需、提信心、育动能,靠前发力、精准实施宏观政策。全区上下围绕办好两件大事,实施好“六个工程”,团结拼搏、真抓实干,有效应对经济运行中的各种困难与挑战,全区经济保持稳定运行,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从三次产业来看,三次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5.3%、7.5%和4.4%。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居全国前列。一二三产协同发力,从供给端稳住经济基本面,既是内蒙古当前经济运行特点,也是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具体来看,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农牧业生产稳中有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农牧业要锚定打造现代化大产业、建设产业强区目标发力。全区上下聚焦地水种破瓶颈、粮肉奶提效益、产业化抓延伸,千方百计扩数量、提质量、增产量,全力推动农牧业上水平。前三季度,全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比上半年加快0.2个百分点。同时,积极践行大食物观,拎好“菜篮子”,稳住“肉盘子”,全区蔬菜及食用菌产量和猪牛羊禽肉产量同比分别增长9.8%和5.0%,比上半年分别加快1.1个和0.7个百分点,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了内蒙古力量。
二是工业生产稳定运行。前三季度,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虽较1-8月份有所放缓,但分析形势既要看当前,更要看走势。今年以来,全区规上工业始终保持7%以上的增长速度。在有效需求依然不足、大宗商品价格震荡起伏的宏观环境下,我区工业经济能够取得并保持住这样一个态势,非常不易,“稳”的背后也凸显出我区工业经济发展的韧性。
讲到工业,这里就不得不多提一点,当前我区发展迅猛的新能源产业。大家都知道,我区“头顶有风光,脚下有煤炭,手中有电网”,发展新能源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今年以来,全区上下坚持“增电源、优电网、扩消纳、强储能”,统筹优化新能源规划布局和项目建设,新能源产业发展取得积极进展。从新能源装机来看,前三季度,全区新能源新增装机同比增长33.6%,贡献全区电力装机规模增长的74%。从新能源发电来看,前三季度,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能源发电量达13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5%,高于全部发电量增速13.9个百分点。从新能源相关产业来看,前三季度,全区规模以上新能源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5%。其中,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增长42.2%。
三是服务业提质增效。今年以来,全区上下按照《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全力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提速、提质。以科技创新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增势较好。1-8月份,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2%。在科技“突围”工程带动下,规模以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3.2%,比1-7月加快8.4个百分点;同时,全区深入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行动,在勘察测绘、环境保护监测、工程设计等业务量大量增加的带动下,专业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5.7%。
总的来看,前三季度全区经济稳定运行,实现了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同时,也要清楚地看到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变化,有效需求仍显不足,部分行业企业经营依然承压。但我区经济底盘稳、韧性足,特别是随着政策效应不断释放,一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举措陆续推出,叠加自治区政策落地工程的深入实施,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带领下,全区上下定将保持“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战略定力,全力推动经济向上、结构向优、发展向好,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谢谢!
《内蒙古日报》记者:
发言人您好,从您刚才发布的数据来看,全区前三季度工业经济平稳运行。请问,支撑工业经济平稳运行的因素有哪些?谢谢。
汪传敬:谢谢您的提问。在宏观政策加力显效、市场主体加快培育以及新动能加快成长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全区工业生产总体平稳,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具体来看,支撑工业稳定增长的积极因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突破4000户。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力争规上工业企业达到4000家以上”。截至9月末,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04户,较上年同期净增266户,拉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7个百分点,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为37.5%。“十四五”以来,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从2021年初的3011户增加至目前的4004户,净增993户,近千户新增企业为全区工业经济注入新活力。
二是能源工业有力支撑工业增长。今年以来,全区上下大力提升能源供给保障能力,有效应对极端天气多、用电负荷高、运行风险大等多重考验,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贡献了内蒙古力量。前三季度,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和发电量位居全国首位,保持增长态势。全区规模以上能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3.9个百分点。
三是发展新动能持续增强。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始终坚持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推动形成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追风逐日”大力发展风光电等清洁能源的同时,想方设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从我们的统计数据来看,这方面效果也是比较明显的。前三季度,全区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8%,稀土产业增加值增长43.4%,分别连续9个月和15个月呈两位数增长,高技术制造业在去年同期增长20.0%的高基期上继续增长31.6%,工业经济新增长点加快培育和释放。
总之,前三季度,我区工业经济保持了稳定增长态势,为全区经济稳增长、稳运行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市场需求不足、工业产品价格低迷、企业盈利水平较低等困难仍然存在,但随着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逐渐落地见效,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也将为全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动力,推动工业实现量增质优、行稳致远。谢谢。
央广网记者:
今年以来,国家和自治区陆续出台一系列稳投资政策举措,请问政策效果怎么样?谢谢。
汪传敬:感谢您的提问。今年以来,我区深入推动《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落地见效,43个国家部委、单位出台配套政策47项,延伸拓展了800项以上细化政策措施,给予内蒙古“含金量”十足的政策支持。同时,我区聚焦聚力办好两件大事,加速加力推进“六个工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精准开展招商引资,在稳投资方面成效显著。前三季度,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0%,是全国两个实现两位数增长的省份之一。主要有以下特点:
第一,重大项目数量增多,贡献突出。全区上下始终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有力抓手,今年继续在优化营商环境上狠下功夫,围绕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大力招商引资,推动重大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建设。截至9月末,全区亿元以上施工项目2812个,比去年同期增加175个,完成投资增长13.4%,拉动全部投资增长9.9个百分点,贡献率近九成。其中,10亿元以上投资项目567个,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23.7%。
第二,民间投资稳定增长。随着一系列鼓励民间投资的政策持续落地显效,民间投资的意愿和能力不断增强。前三季度,全区民间投资增长7.3%,较1-8月份提高2.3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3.7个百分点。若扣除房地产开发,民间投资增长12.7%,较1-8月份提高3.1个百分点。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支撑强劲,增长3.3倍,拉动全区民间投资增长2.8个百分点,贡献率近四成。
第三,基础设施投资较快增长。今年以来,随着“六个工程”落地见效,带动全区基础设施投资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区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2.3%,较1-8月份提高2.9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4.7个百分点。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投资持续扩大,增长21.1%,对全区基础设施投资增长贡献率超九成;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投资明显加快,合计增长1.4倍。
第四,设备更新投资加快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加力实施,有效调动了各类经营主体更新设备的积极性。截至9月末,全区新增500万及以上设备购置项目119个,数量占全部设备购置项目的比重超六成,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0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和采矿业设备更新稳步推进,项目数量合计占全部设备购置项目比重过半,合计拉动全部投资增长0.4个百分点。
下阶段,要继续着力扩大有效投资,持续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扎实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不断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更好统筹稳增长和增后劲,为办好两件大事,实现闯新路、进中游目标提供坚实支撑。谢谢!
奔腾融媒记者:
我注意到全区消费品市场稳步恢复,特别是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逐月回升。能否请您介绍一下全区消费品市场的发展情况和主要特点?
汪传敬:谢谢您的提问。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恢复和扩大消费,因地制宜推出一系列促消费举措,逐步释放消费潜力,为消费市场恢复提供了有力支撑。当前,我区消费市场呈现出商品销售稳定增长,餐饮消费增势较好,网络消费持续活跃的特点。前三季度,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4%,连续5个月保持回升势头。
一是商品销售稳定增长。前三季度,全区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8%,较上半年加快0.8个百分点。基本生活类商品零售延续较快增长态势,全区限额以上粮油食品类、饮料类、烟酒类商品分别增长19.1%、23.5%和5.1%。部分升级类商品销售快速增长,限额以上体育娱乐用品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63.5%和89.3%。随着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汽车销售增速加快。全区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5.0%,增速较上半年加快3.9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79.3%,增速较上半年加快14.2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逐月加快。
二是餐饮消费增势较好。随着居民外出旅行意愿增强,文化旅游市场持续火热,带动餐饮消费稳步增长。前三季度,全区餐饮收入433.3亿元,同比增长8.5%,高于商品零售额增速5.7个百分点。
三是网络消费持续活跃。随着新业态快速发展,叠加网络购物促销力度加大,网上零售持续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区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9.3%,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5.9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网上零售额延续今年以来的两位数增长势头,同比增长30.6%。
当然,也要看到,受消费意愿不足,消费场景单一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区消费市场恢复基础仍不牢固。下一阶段,要继续抢抓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机遇,不断激发消费潜能,持续优化供给结构,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带动消费新需求。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