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统计局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内蒙古3座城市入列全国百座大城市名单
2022-12-21 11:18:04     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    
【字体: 】     打印    

人口与产业的集聚形成城市,城市人口规模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扎实推进,城市集聚的人口总量持续上升。近期出版的《2020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显示,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和赤峰市入围全国百座大城市行列。

一、城市人口规模扩大,人口集聚效应更加明显

根据城市规模划分标准,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和赤峰市属于Ⅱ型大城市,内蒙古大城市个数是西北部省份中最多的。2020年内蒙古城区人口为944.6万人,其中,呼和浩特市城区人口223.3万人,是全区城区人口最多的盟市;包头市城区人口189.8万人,城区人口数量居全区第二;赤峰市城区人口101.4万人,城区人口数量居全区第三。内蒙古大城市的城区人口数量之和占全区城区人口的一半以上54.5%)。

2010年-2020年,内蒙古大城市数量从2座增加到3座,城区人口数量增加143.5万人,增长17.9%,年均增长1.7%。其中,呼和浩特市城区人口增加79.6万人,增长55.4%,年均增长4.5%,城区人口数量从全区第二跃升为全区之首;包头市城区人口仅增加2.1万人,增长1.1%,年均增长0.1%,由于城区人口增长缓慢,包头市城区人口数量从全区第一跌落为全区第二;赤峰市城区人口增加18万人,增长21.7%,年均增长2%,从无缘大城市排序到跻身全国百座大城市行列。

内蒙古大城市城区人口

单位:万人、%


2010年

2020年

增加

增长

年均增长

内蒙古

801.2

944.6

143.5

17.9

1.7

    呼和浩特市

143.7

223.3

79.6

55.4

4.5

    包头市

187.7

189.8

2.1

1.1

0.1

    赤峰市

83.3

101.4

18.1

21.7

2.0

注:由于表中数据是由普查相关数据四舍五入得来,故个别数据不平衡。以下数据也有类似情况。

二、城市建成区面积显著扩大,发展布局日趋合理,

随着城市建设范围的不断扩大,开发区、工业园、新城和新区等不断设立,突破老城区的界限,城市建成区面积显著扩张。全区城市建成区面积从2010年的1038.3平方公里增加到2020年的2256平方公里,增加了1217.7平方公里,增长了1.2倍。其中2020年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和赤峰市城市建成区面积分别为342.3、247.1和254.9平方公里,比10年前增加176.1、63.65和173.9平方公里,增长1.1、0.3和2.1倍。

内蒙古大城市建成区面积

单位:平方公里、倍


2010年

2020年

增加

增长

内蒙古

1038.3

2256.0

1217.7

1.2

    呼和浩特市

166.2

342.3

176.1

1.1

    包头市

183.5

247.1

63.7

0.3

    赤峰市

81.0

254.9

173.9

2.1


三、经济总量稳步增加,经济实力持续提升

十八大以来,各地区积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总量稳步增加。2020年,内蒙古大城市生产总值7351.6亿元(现价,下同),比10年前增加1938.9亿元,增长35.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80.5亿元,比10年前增加158.2亿元,增长49.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32.4亿元,比10年前增加830.4亿元,增长137.9%。

内蒙古大城市生产总值

单位:亿元、%


2010年

2020年

增加

增长

合计

5412.7

7351.6

1938.9

35.8

呼和浩特市

1865.7

2800.7

935.0

50.1

包头市

2460.8

2787.4

326.6

13.3

赤峰市

1086.2

1763.6

677.4

62.4 


四、城市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更加优化

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内蒙古大城市产业构成优化升级。2020年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和赤峰市第一、二、三产业生产构成分别为4.5:29.1:66.4、3.8:41.4:54.9和19.6:31.2:49.2,城市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城市发展呈现新格局;内蒙古大城市就业人口中,从事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都在68%以上,第三产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带动城市经济增长、吸纳就业人员的主要力量。

五、城市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随着全区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持续加大,市政公用事业扎实推进,城市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的改进和发展。内蒙古大城市的城市用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人均城市道路面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万人拥有公共汽车等指标不断提高。2020年内蒙古大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均达到96%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在38%以上。城市居民出行的交通方式多元化,城市公交、地铁、出租车、网约车和共享单车极大地方便了城市居民的出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市发展进入快车道。  

六、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

就业优先政策全面实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内蒙古大城市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快速提高,人均消费支出增长,居民消费需求由量向质转变,理性消费、绿色消费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时尚化、体验式、个性化消费方式渐成主流,线上线下融合式消费等新兴消费方式亮点纷呈,消费结构持续优化,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

10年间,内蒙古大城市城区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大幅增加,住房内独立的卫生间、厨房、淋浴房、供暖、供气、供水设备等各项生活服务设施应有尽有,高层住宅区,复式楼,花园小区,单门独院的特色别墅比比皆是,住宅功能不断完善,物业功能配套完备,居民居住条件极大改善。

市民的文化娱乐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健身娱乐、休闲旅游、网上购物、网上银行交易等逐渐成为现代城市人新的生活内容。手机、计算机、金融卡的普及应用,直接改变了城市生活的节奏,提高了市民的工作和生活效率。中心城市辐射功能不断增强,城市发展活力不断释放,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相关附件: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关闭
当前位置: 首页 > 发布与解读

内蒙古3座城市入列全国百座大城市名单

发布时间:2022-12-21 11:18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
朗读

内蒙古3座城市入列全国百座大城市名单,
  人口与产业的集聚形成城市,城市人口规模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扎实推进,城市集聚的人口总量持续上升。近期出版的《2020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显示,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和赤峰市入围全国百座大城市行列。
  一、城市人口规模扩大,人口集聚效应更加明显
  根据城市规模划分标准,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和赤峰市属于Ⅱ型大城市,内蒙古大城市个数是西北部省份中最多的。2020年内蒙古城区人口为944.6万人,其中,呼和浩特市城区人口223.3万人,是全区城区人口最多的盟市;包头市城区人口189.8万人,城区人口数量居全区第二;赤峰市城区人口101.4万人,城区人口数量居全区第三。内蒙古大城市的城区人口数量之和占全区城区人口的一半以上(54.5%)。
  2010年-2020年,内蒙古大城市数量从2座增加到3座,城区人口数量增加143.5万人,增长17.9%,年均增长1.7%。其中,呼和浩特市城区人口增加79.6万人,增长55.4%,年均增长4.5%,城区人口数量从全区第二跃升为全区之首;包头市城区人口仅增加2.1万人,增长1.1%,年均增长0.1%,由于城区人口增长缓慢,包头市城区人口数量从全区第一跌落为全区第二;赤峰市城区人口增加18万人,增长21.7%,年均增长2%,从无缘大城市排序到跻身全国百座大城市行列。
  内蒙古大城市城区人口
  单位:万人、%
  2010年
  2020年
  增加
  增长
  年均增长
  内蒙古
  801.2
  944.6
  143.5
  17.9
  1.7
      呼和浩特市
  143.7
  223.3
  79.6
  55.4
  4.5
      包头市
  187.7
  189.8
  2.1
  1.1
  0.1
      赤峰市
  83.3
  101.4
  18.1
  21.7
  2.0
  注:由于表中数据是由普查相关数据四舍五入得来,故个别数据不平衡。以下数据也有类似情况。
  二、城市建成区面积显著扩大,发展布局日趋合理,
  随着城市建设范围的不断扩大,开发区、工业园、新城和新区等不断设立,突破老城区的界限,城市建成区面积显著扩张。全区城市建成区面积从2010年的1038.3平方公里增加到2020年的2256平方公里,增加了1217.7平方公里,增长了1.2倍。其中2020年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和赤峰市城市建成区面积分别为342.3、247.1和254.9平方公里,比10年前增加176.1、63.65和173.9平方公里,增长1.1、0.3和2.1倍。
  内蒙古大城市建成区面积
  单位:平方公里、倍
  2010年
  2020年
  增加
  增长
  内蒙古
  1038.3
  2256.0
  1217.7
  1.2
      呼和浩特市
  166.2
  342.3
  176.1
  1.1
      包头市
  183.5
  247.1
  63.7
  0.3
      赤峰市
  81.0
  254.9
  173.9
  2.1
  三、经济总量稳步增加,经济实力持续提升
   十八大以来,各地区积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总量稳步增加。2020年,内蒙古大城市生产总值7351.6亿元(现价,下同),比10年前增加1938.9亿元,增长35.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80.5亿元,比10年前增加158.2亿元,增长49.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32.4亿元,比10年前增加830.4亿元,增长137.9%。
  内蒙古大城市生产总值
  单位:亿元、%
  2010年
  2020年
  增加
  增长
  合计
  5412.7
  7351.6
  1938.9
  35.8
  呼和浩特市
  1865.7
  2800.7
  935.0
  50.1
  包头市
  2460.8
  2787.4
  326.6
  13.3
  赤峰市
  1086.2
  1763.6
  677.4
  62.4 
  四、城市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更加优化
  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内蒙古大城市产业构成优化升级。2020年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和赤峰市第一、二、三产业生产构成分别为4.5:29.1:66.4、3.8:41.4:54.9和19.6:31.2:49.2,城市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城市发展呈现新格局;内蒙古大城市就业人口中,从事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都在68%以上,第三产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带动城市经济增长、吸纳就业人员的主要力量。
  五、城市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随着全区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持续加大,市政公用事业扎实推进,城市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的改进和发展。内蒙古大城市的城市用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人均城市道路面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万人拥有公共汽车等指标不断提高。2020年内蒙古大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均达到96%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在38%以上。城市居民出行的交通方式多元化,城市公交、地铁、出租车、网约车和共享单车极大地方便了城市居民的出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市发展进入快车道。  
  六、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
  就业优先政策全面实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内蒙古大城市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快速提高,人均消费支出增长,居民消费需求由量向质转变,理性消费、绿色消费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时尚化、体验式、个性化消费方式渐成主流,线上线下融合式消费等新兴消费方式亮点纷呈,消费结构持续优化,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
  10年间,内蒙古大城市城区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大幅增加,住房内独立的卫生间、厨房、淋浴房、供暖、供气、供水设备等各项生活服务设施应有尽有,高层住宅区,复式楼,花园小区,单门独院的特色别墅比比皆是,住宅功能不断完善,物业功能配套完备,居民居住条件极大改善。
  市民的文化娱乐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健身娱乐、休闲旅游、网上购物、网上银行交易等逐渐成为现代城市人新的生活内容。手机、计算机、金融卡的普及应用,直接改变了城市生活的节奏,提高了市民的工作和生活效率。中心城市辐射功能不断增强,城市发展活力不断释放,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人口与产业的集聚形成城市,城市人口规模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扎实推进,城市集聚的人口总量持续上升。近期出版的《2020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显示,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和赤峰市入围全国百座大城市行列。

一、城市人口规模扩大,人口集聚效应更加明显

根据城市规模划分标准,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和赤峰市属于Ⅱ型大城市,内蒙古大城市个数是西北部省份中最多的。2020年内蒙古城区人口为944.6万人,其中,呼和浩特市城区人口223.3万人,是全区城区人口最多的盟市;包头市城区人口189.8万人,城区人口数量居全区第二;赤峰市城区人口101.4万人,城区人口数量居全区第三。内蒙古大城市的城区人口数量之和占全区城区人口的一半以上54.5%)。

2010年-2020年,内蒙古大城市数量从2座增加到3座,城区人口数量增加143.5万人,增长17.9%,年均增长1.7%。其中,呼和浩特市城区人口增加79.6万人,增长55.4%,年均增长4.5%,城区人口数量从全区第二跃升为全区之首;包头市城区人口仅增加2.1万人,增长1.1%,年均增长0.1%,由于城区人口增长缓慢,包头市城区人口数量从全区第一跌落为全区第二;赤峰市城区人口增加18万人,增长21.7%,年均增长2%,从无缘大城市排序到跻身全国百座大城市行列。

内蒙古大城市城区人口

单位:万人、%


2010年

2020年

增加

增长

年均增长

内蒙古

801.2

944.6

143.5

17.9

1.7

    呼和浩特市

143.7

223.3

79.6

55.4

4.5

    包头市

187.7

189.8

2.1

1.1

0.1

    赤峰市

83.3

101.4

18.1

21.7

2.0

注:由于表中数据是由普查相关数据四舍五入得来,故个别数据不平衡。以下数据也有类似情况。

二、城市建成区面积显著扩大,发展布局日趋合理,

随着城市建设范围的不断扩大,开发区、工业园、新城和新区等不断设立,突破老城区的界限,城市建成区面积显著扩张。全区城市建成区面积从2010年的1038.3平方公里增加到2020年的2256平方公里,增加了1217.7平方公里,增长了1.2倍。其中2020年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和赤峰市城市建成区面积分别为342.3、247.1和254.9平方公里,比10年前增加176.1、63.65和173.9平方公里,增长1.1、0.3和2.1倍。

内蒙古大城市建成区面积

单位:平方公里、倍


2010年

2020年

增加

增长

内蒙古

1038.3

2256.0

1217.7

1.2

    呼和浩特市

166.2

342.3

176.1

1.1

    包头市

183.5

247.1

63.7

0.3

    赤峰市

81.0

254.9

173.9

2.1


三、经济总量稳步增加,经济实力持续提升

十八大以来,各地区积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总量稳步增加。2020年,内蒙古大城市生产总值7351.6亿元(现价,下同),比10年前增加1938.9亿元,增长35.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80.5亿元,比10年前增加158.2亿元,增长49.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32.4亿元,比10年前增加830.4亿元,增长137.9%。

内蒙古大城市生产总值

单位:亿元、%


2010年

2020年

增加

增长

合计

5412.7

7351.6

1938.9

35.8

呼和浩特市

1865.7

2800.7

935.0

50.1

包头市

2460.8

2787.4

326.6

13.3

赤峰市

1086.2

1763.6

677.4

62.4 


四、城市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更加优化

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内蒙古大城市产业构成优化升级。2020年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和赤峰市第一、二、三产业生产构成分别为4.5:29.1:66.4、3.8:41.4:54.9和19.6:31.2:49.2,城市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城市发展呈现新格局;内蒙古大城市就业人口中,从事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都在68%以上,第三产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带动城市经济增长、吸纳就业人员的主要力量。

五、城市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随着全区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持续加大,市政公用事业扎实推进,城市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的改进和发展。内蒙古大城市的城市用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人均城市道路面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万人拥有公共汽车等指标不断提高。2020年内蒙古大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均达到96%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在38%以上。城市居民出行的交通方式多元化,城市公交、地铁、出租车、网约车和共享单车极大地方便了城市居民的出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市发展进入快车道。  

六、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

就业优先政策全面实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内蒙古大城市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快速提高,人均消费支出增长,居民消费需求由量向质转变,理性消费、绿色消费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时尚化、体验式、个性化消费方式渐成主流,线上线下融合式消费等新兴消费方式亮点纷呈,消费结构持续优化,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

10年间,内蒙古大城市城区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大幅增加,住房内独立的卫生间、厨房、淋浴房、供暖、供气、供水设备等各项生活服务设施应有尽有,高层住宅区,复式楼,花园小区,单门独院的特色别墅比比皆是,住宅功能不断完善,物业功能配套完备,居民居住条件极大改善。

市民的文化娱乐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健身娱乐、休闲旅游、网上购物、网上银行交易等逐渐成为现代城市人新的生活内容。手机、计算机、金融卡的普及应用,直接改变了城市生活的节奏,提高了市民的工作和生活效率。中心城市辐射功能不断增强,城市发展活力不断释放,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