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统计局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疫情之下 内蒙古居民结婚对数创新低
2022-11-28 19:21:02     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    
【字体: 】     打印    

持续3年的新冠疫情,不仅对我区经济带来巨大的冲击,也影响着我区居民的正常生活,结婚率也在下降,2021年全区依法办理结婚登记居民13.27万对,创2004年以来全区居民登记结婚对数的新低。

全区登记结婚对数在2013年达到峰值(22.16万对)。由于内蒙古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登记结婚的生力军—青年人口减少,还有适龄男女婚恋观念转变,独居人口增加,无疑抑制了适龄人群的婚姻需求。受教育年限延长,就业压力增大,平均初婚年龄也随之推迟,结果是2013年之后,全区登记结婚对数逐年减少,从2013年的平均每天办理结婚登记607对,减少到2021年的364对。

同期,全区离婚居民对数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2012年-2017年全区离婚居民对数逐年增加,到2017年达到10.09万对的峰值。2017年以后,全区离婚居民对数减少,2021年全区离婚居民对数减少到5.55万对(相当于2017年的55%)。

曾经一段时间,第一代独生子女逐步进入婚姻,磨合期间容易因一些生活琐事而产生矛盾,且当时的离婚手续过于简单,一些人冲动离婚;社会进步,一些人更加注重自身的生活品质,不能再容忍低质量的婚姻,而选择离婚;不少人利用当时的住房政策,争取住房最大化,选择假离婚;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离婚现象更加包容,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造成我区居民离婚率上升。

近几年,国家住房政策的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颁布实施,设置离婚冷静期,让很多家庭有了选择思考时间,也让很多冲动离婚的家庭放弃离婚。还有疫情影响,封闭、隔离等相关政策实施,人们出行受限,有网友调侃道:“要么双方的人在隔离,要么一方在隔离,要么民政局的人在隔离,凑不到一起”,疫情或多或少降低了全区的离婚率。还有疫情让夫妻双方有了更多的时间和对方交流,原本想离婚的夫妻家庭,需要共同应对疫情期间的生活物资匮乏以及突发事件,原本岌岌可危的婚姻出现转机。

虽然某个年份或某些年份内蒙古登记结婚人口减少,或离婚人口增加,但相对于全区超过3/4的婚龄人口(15岁及以上)是已婚状态,离婚人口、丧偶人口比重较低,1/3以上的未婚人口是不到法定结婚年龄的年轻人,由此可见,内蒙古居民婚姻状况正常,婚姻关系稳定。


相关附件: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关闭
当前位置: 首页 > 发布与解读

疫情之下 内蒙古居民结婚对数创新低

发布时间:2022-11-28 19:21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
朗读

疫情之下 内蒙古居民结婚对数创新低,
  持续3年的新冠疫情,不仅对我区经济带来巨大的冲击,也影响着我区居民的正常生活,结婚率也在下降,2021年全区依法办理结婚登记居民13.27万对,创2004年以来全区居民登记结婚对数的新低。
  全区登记结婚对数在2013年达到峰值(22.16万对)。由于内蒙古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登记结婚的生力军—青年人口减少,还有适龄男女婚恋观念转变,独居人口增加,无疑抑制了适龄人群的婚姻需求。受教育年限延长,就业压力增大,平均初婚年龄也随之推迟,结果是2013年之后,全区登记结婚对数逐年减少,从2013年的平均每天办理结婚登记607对,减少到2021年的364对。
  同期,全区离婚居民对数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2012年-2017年全区离婚居民对数逐年增加,到2017年达到10.09万对的峰值。2017年以后,全区离婚居民对数减少,2021年全区离婚居民对数减少到5.55万对(相当于2017年的55%)。
  曾经一段时间,第一代独生子女逐步进入婚姻,磨合期间容易因一些生活琐事而产生矛盾,且当时的离婚手续过于简单,一些人冲动离婚;社会进步,一些人更加注重自身的生活品质,不能再容忍低质量的婚姻,而选择离婚;不少人利用当时的住房政策,争取住房最大化,选择假离婚;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离婚现象更加包容,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造成我区居民离婚率上升。
  近几年,国家住房政策的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颁布实施,设置离婚冷静期,让很多家庭有了选择思考时间,也让很多冲动离婚的家庭放弃离婚。还有疫情影响,封闭、隔离等相关政策实施,人们出行受限,有网友调侃道:“要么双方的人在隔离,要么一方在隔离,要么民政局的人在隔离,凑不到一起”,疫情或多或少降低了全区的离婚率。还有疫情让夫妻双方有了更多的时间和对方交流,原本想离婚的夫妻家庭,需要共同应对疫情期间的生活物资匮乏以及突发事件,原本岌岌可危的婚姻出现转机。
  虽然某个年份或某些年份内蒙古登记结婚人口减少,或离婚人口增加,但相对于全区超过3/4的婚龄人口(15岁及以上)是已婚状态,离婚人口、丧偶人口比重较低,1/3以上的未婚人口是不到法定结婚年龄的年轻人,由此可见,内蒙古居民婚姻状况正常,婚姻关系稳定。
  

持续3年的新冠疫情,不仅对我区经济带来巨大的冲击,也影响着我区居民的正常生活,结婚率也在下降,2021年全区依法办理结婚登记居民13.27万对,创2004年以来全区居民登记结婚对数的新低。

全区登记结婚对数在2013年达到峰值(22.16万对)。由于内蒙古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登记结婚的生力军—青年人口减少,还有适龄男女婚恋观念转变,独居人口增加,无疑抑制了适龄人群的婚姻需求。受教育年限延长,就业压力增大,平均初婚年龄也随之推迟,结果是2013年之后,全区登记结婚对数逐年减少,从2013年的平均每天办理结婚登记607对,减少到2021年的364对。

同期,全区离婚居民对数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2012年-2017年全区离婚居民对数逐年增加,到2017年达到10.09万对的峰值。2017年以后,全区离婚居民对数减少,2021年全区离婚居民对数减少到5.55万对(相当于2017年的55%)。

曾经一段时间,第一代独生子女逐步进入婚姻,磨合期间容易因一些生活琐事而产生矛盾,且当时的离婚手续过于简单,一些人冲动离婚;社会进步,一些人更加注重自身的生活品质,不能再容忍低质量的婚姻,而选择离婚;不少人利用当时的住房政策,争取住房最大化,选择假离婚;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离婚现象更加包容,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造成我区居民离婚率上升。

近几年,国家住房政策的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颁布实施,设置离婚冷静期,让很多家庭有了选择思考时间,也让很多冲动离婚的家庭放弃离婚。还有疫情影响,封闭、隔离等相关政策实施,人们出行受限,有网友调侃道:“要么双方的人在隔离,要么一方在隔离,要么民政局的人在隔离,凑不到一起”,疫情或多或少降低了全区的离婚率。还有疫情让夫妻双方有了更多的时间和对方交流,原本想离婚的夫妻家庭,需要共同应对疫情期间的生活物资匮乏以及突发事件,原本岌岌可危的婚姻出现转机。

虽然某个年份或某些年份内蒙古登记结婚人口减少,或离婚人口增加,但相对于全区超过3/4的婚龄人口(15岁及以上)是已婚状态,离婚人口、丧偶人口比重较低,1/3以上的未婚人口是不到法定结婚年龄的年轻人,由此可见,内蒙古居民婚姻状况正常,婚姻关系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