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统计局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内蒙古深耕“一小”服务体系建设 用情用心用力推动托育事业发展
2022-01-13 10:33:23     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    
【字体: 】     打印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王莉霞在2021年12月21日召开的自治区推进“一老一小”人口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会中指出:做好“一老一小”服务工作,是民生实事,民生大事,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对于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等方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深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准确把握市场需求,着力提升服务意识,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于12月下旬面向托育需求端开展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367份。调查结果显示,托育市场需求旺盛,产业发展仍存多重瓶颈。

一、托育产业调查问卷参与者基本结构

从年龄分布看,25-30岁之间的调查对象占比为22.6%,31-35岁之间的调查对象占比为24.8%,36-40岁之间的调查对象占比为19.6%,41-45岁之间的调查对象占比为13.4%,其他年龄段调查对象占比为19.6%。从收入分布看,家庭合计收入在3千元以下的调查对象为12.3%,3-5千元的调查对象为26.2%,5-8千元的调查对象为24.5%,8-12千元的调查对象为26.4%,超过12千元的调查对象占比为10.6%。

图1  参与调查者年龄分布(%)

2  参与调查者家庭收入(%)

二、家长对托育产业需求基本情况

(一)良好的启蒙是家长最看重的托育价值

调查结果显示,良好的成长环境是家长最看中的托育价值,67.9%的家长期望托育机构能为孩子提供更加多元和科学的教育;53.1%的家长期望托育机构能为孩子提供有玩伴的环境;50.4%的家长期望托育机构能够为孩子提供科学营养配比。时间精力等现实原因是构成托育需求的重要因素,36.2%的家长需要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个人发展上;32.4%的家长祖辈代养有限或是不想加重老人负担。教育理念和看护经验是构成托育需求的因素,14.4%的家长认为托育可以避免家庭成员在教育理念方面的矛盾冲突;8.7%的家长认为自己缺乏照看宝宝经验,托育机构更能够为孩子提供全面照顾。

3  家长托育孩子的主要原因占比(%)

(二)满1周岁婴幼儿送托需求较为旺盛

调查结果显示,62.6%的家长选择在孩子满1周岁时送托。其中,12.0%的家长在孩子1-1.5周岁送托,15.8%的家长选择1.5-2周岁送托,21.8%的家长选择在孩子2-2.5周岁送托,13.0%的家长选择在孩子2.5-3周岁送托。仅有4.4%的家长选择在孩子满3个月后就送托,33.0%的家长选择不送托。

在送托的班型里,48.0%的家长选择托育或早教,38.2%的家长选择幼儿园宝宝班或是延时班,另有13.9%的家长选择家庭式托育。

4  家长送托年龄选择情况(%)

(三)大部分家长认为托班费用在3千元以下较为合理

调查结果显示,92.9%的家长能够接受的托班费用在3千元以下。其中38.4%的家长认为托班费用在1-2千元更为合理;37.6%的家长认为托班费用低于1千元更能被接受;16.9%的家长可以接受托班费用在2-3千元的区间。仅有3.3%的家长能够接受3千元以上的托班费用。另有3.8%的家长认为只要托育质量足够好,愿意为托育花费更多的金钱。

5  托育费用区间被接受情况(%)

(四)家长期望托育时间段能够较好覆盖自己上班时间段

调查结果显示,托育时间对工作时间恰好覆盖受到大部分家长欢迎。48.2%的家长认为最好的托育时间段为8:00-18:30,28.6%的家长认为较好的托育时间段为8:00-16:30,7.9%的家长认为最好的托育时间段为8:00-19:30,2.7%的家长认为最好的托育时间段为8:00-20:00。另有2.5%的家长有午晚托育需求,认为最好的托班时间段是16:00-20:30。此外,还有10.1%的家长对计时托育有需求。

6  托班时间段接受情况(%)

(五)家长希望孩子在托育机构获得技能提升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家长希望孩子在托育机构首要增强的是动手能力、身体素质和沟通能力。84.5%的家长希望孩子在托育机构动手能力增强;77.7%的家长希望孩子在托育机构运动能力和体质增强;63.8%的家长希望孩子在托育机构提升沟通交流技巧。

7  家长希望孩子在托育机构获得技能情况(%)

三、托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托育机构严重不足,供需矛盾较为突出

托育机构供给严重不足,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区3岁及以下婴幼儿人口为81.6万人,当前注册的托育机构仅有403家,每千人托育机构数仅为0.5个。托育市场需求旺盛,调查结果显示,59.7%的家长有意愿托育孩子,将近50万三岁以下婴幼儿有托育需求。供给少,需求大,供需矛盾突出,在当前托育产业存在的问题调查中,57.8%的家长认为当前托育机构太少,难以满足需求。

(二)托育费用高和服务质量不佳制约托育意愿

费用高制约托育意愿,调查结果显示,52.9%的家长认为当前托育费用较高,家庭经济状况不允许托育。服务质量不佳制约托育意愿,在托育产业服务质量的调查中,50.1%的家长认为托育服务质量一般,还有部分需求无法实现,21.3%的家长认为托育服务质量较差,如果有更好的选择不会托育。

(三)产业链不健全和行业管理不规范问题显现

托育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产业链条尚未形成,行业管理不规范和专业技能人员短缺等问题制约行业发展。在托育产业存在的问题调查中,53.4%的家长认为托育机构从业人员专业技能欠缺,对其是否拥有就业资质存疑。32.7%的家长认为托育机构仅能为孩子提供基础照顾,难以满足孩子成长需要,29.7%的家长认为托育产业链条不健全,各类儿童用品采购渠道是否符合标准仍然存在较大疑虑。

四、促进托育产业发展政策期待

(一)促进托育产业事业化进程

针对全区托育产业供给缺口大,托育费用高,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政府应从合理布局产业结构入手,积极平衡供需差异。一是筹建公立托育机构,促进托育机构事业化进程,根据婴幼儿人口密度和托育需求筹建托育机构;二是通过国家政策性拨款补贴与个人出资相结合的方式,对符合条件的托育压力大的家庭给予费用减免,确保托育惠及全民;三是鼓励引导托育机构提升服务品质,通过经营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等方式满足多种需求。

(二)明确托育产业规范化管理

针对托育产业服务水平不高,监管不到位等问题,政府应促进托育产业规范化管理。一是明确托育产业管理规范化要求,对托育机构需要达到的各项标准出台细化的实施方案。二是明确托育机构采购的相关婴幼儿产品标准。三是用法律保护婴幼儿合法权益,对不易察觉、界限模糊的妨害婴幼儿成长的行为确定违法情形和量罪标准。四是建立妇幼保健类医院与托育机构之间的指导、帮扶关系,保证婴幼儿身心健康和成长安全。

(三)加强托育人才技能培育

针对托育机构从业人员专业技能不足,从业资质欠缺等问题,政府应促进托育人才培育。一是开设专业技术考试,要求托育机构从业人员具备一定专业知识。二是完善职称评定机制,将职级与工资挂钩,吸引有从业经验的托育人员;三是在专业技术学校开设托育相关课程,解决好托育行业人才与托育机构衔接问题。四是分流一部分医护人员专门从事托育机构婴幼儿护理和照顾服务,应对突发状况,确保孩子健康成长。

(四)扶持培育托育产业链条

针对托育产业链条不完善、上下游产品缺失等问题,政府应积极发挥作用,搭建平台,促进产业链条上下游端协调联动。一是充分发挥儿童玩具等各类产品的消费需求,鼓励部分优质企业专业化进程,实现婴幼儿产品特供。二是促进婴幼儿玩具、衣服、座椅等产品共享和回收利用,婴幼儿身体成长迅速,回收利用有助于节约资源和减少家庭支出。

五、托育产业发展前景

随着全面三孩政策的出台和女性在职场中作用的不断提升,托育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托育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将会更加显现。同时,托育产业的不断完善也将推动人口出生率不断提升,女性不必在家庭和职场二选一,年轻人不想生、不敢生的困境将得到有效缓解。托育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在未来社会中对拉动经济增长和提升人民幸福感的作用将充分显现。




相关附件: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关闭
当前位置: 首页 > 发布与解读

内蒙古深耕“一小”服务体系建设 用情用心用力推动托育事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2-01-13 10:33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
朗读

内蒙古深耕“一小”服务体系建设 用情用心用力推动托育事业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王莉霞在2021年12月21日召开的自治区推进“一老一小”人口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会中指出:做好“一老一小”服务工作,是民生实事,民生大事,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对于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等方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深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准确把握市场需求,着力提升服务意识,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于12月下旬面向托育需求端开展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367份。调查结果显示,托育市场需求旺盛,产业发展仍存多重瓶颈。
  一、托育产业调查问卷参与者基本结构
  从年龄分布看,25-30岁之间的调查对象占比为22.6%,31-35岁之间的调查对象占比为24.8%,36-40岁之间的调查对象占比为19.6%,41-45岁之间的调查对象占比为13.4%,其他年龄段调查对象占比为19.6%。从收入分布看,家庭合计收入在3千元以下的调查对象为12.3%,3-5千元的调查对象为26.2%,5-8千元的调查对象为24.5%,8-12千元的调查对象为26.4%,超过12千元的调查对象占比为10.6%。
  图1  参与调查者年龄分布(%)
  图2  参与调查者家庭收入(%)
   
  二、家长对托育产业需求基本情况
  (一)良好的启蒙是家长最看重的托育价值
  调查结果显示,良好的成长环境是家长最看中的托育价值,67.9%的家长期望托育机构能为孩子提供更加多元和科学的教育;53.1%的家长期望托育机构能为孩子提供有玩伴的环境;50.4%的家长期望托育机构能够为孩子提供科学营养配比。时间精力等现实原因是构成托育需求的重要因素,36.2%的家长需要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个人发展上;32.4%的家长祖辈代养有限或是不想加重老人负担。教育理念和看护经验是构成托育需求的因素,14.4%的家长认为托育可以避免家庭成员在教育理念方面的矛盾冲突;8.7%的家长认为自己缺乏照看宝宝经验,托育机构更能够为孩子提供全面照顾。
  图3  家长托育孩子的主要原因占比(%)
   
  (二)满1周岁婴幼儿送托需求较为旺盛
  调查结果显示,62.6%的家长选择在孩子满1周岁时送托。其中,12.0%的家长在孩子1-1.5周岁送托,15.8%的家长选择1.5-2周岁送托,21.8%的家长选择在孩子2-2.5周岁送托,13.0%的家长选择在孩子2.5-3周岁送托。仅有4.4%的家长选择在孩子满3个月后就送托,33.0%的家长选择不送托。
  在送托的班型里,48.0%的家长选择托育或早教,38.2%的家长选择幼儿园宝宝班或是延时班,另有13.9%的家长选择家庭式托育。
  图4  家长送托年龄选择情况(%)
   
  (三)大部分家长认为托班费用在3千元以下较为合理
  调查结果显示,92.9%的家长能够接受的托班费用在3千元以下。其中38.4%的家长认为托班费用在1-2千元更为合理;37.6%的家长认为托班费用低于1千元更能被接受;16.9%的家长可以接受托班费用在2-3千元的区间。仅有3.3%的家长能够接受3千元以上的托班费用。另有3.8%的家长认为只要托育质量足够好,愿意为托育花费更多的金钱。
  图5  托育费用区间被接受情况(%)
   
  (四)家长期望托育时间段能够较好覆盖自己上班时间段
  调查结果显示,托育时间对工作时间恰好覆盖受到大部分家长欢迎。48.2%的家长认为最好的托育时间段为8:00-18:30,28.6%的家长认为较好的托育时间段为8:00-16:30,7.9%的家长认为最好的托育时间段为8:00-19:30,2.7%的家长认为最好的托育时间段为8:00-20:00。另有2.5%的家长有午晚托育需求,认为最好的托班时间段是16:00-20:30。此外,还有10.1%的家长对计时托育有需求。
  图6  托班时间段接受情况(%)
   
  (五)家长希望孩子在托育机构获得技能提升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家长希望孩子在托育机构首要增强的是动手能力、身体素质和沟通能力。84.5%的家长希望孩子在托育机构动手能力增强;77.7%的家长希望孩子在托育机构运动能力和体质增强;63.8%的家长希望孩子在托育机构提升沟通交流技巧。
  图7  家长希望孩子在托育机构获得技能情况(%)
   
   三、托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托育机构严重不足,供需矛盾较为突出
  托育机构供给严重不足,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区3岁及以下婴幼儿人口为81.6万人,当前注册的托育机构仅有403家,每千人托育机构数仅为0.5个。托育市场需求旺盛,调查结果显示,59.7%的家长有意愿托育孩子,将近50万三岁以下婴幼儿有托育需求。供给少,需求大,供需矛盾突出,在当前托育产业存在的问题调查中,57.8%的家长认为当前托育机构太少,难以满足需求。
  (二)托育费用高和服务质量不佳制约托育意愿
  费用高制约托育意愿,调查结果显示,52.9%的家长认为当前托育费用较高,家庭经济状况不允许托育。服务质量不佳制约托育意愿,在托育产业服务质量的调查中,50.1%的家长认为托育服务质量一般,还有部分需求无法实现,21.3%的家长认为托育服务质量较差,如果有更好的选择不会托育。
  (三)产业链不健全和行业管理不规范问题显现
  托育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产业链条尚未形成,行业管理不规范和专业技能人员短缺等问题制约行业发展。在托育产业存在的问题调查中,53.4%的家长认为托育机构从业人员专业技能欠缺,对其是否拥有就业资质存疑。32.7%的家长认为托育机构仅能为孩子提供基础照顾,难以满足孩子成长需要,29.7%的家长认为托育产业链条不健全,各类儿童用品采购渠道是否符合标准仍然存在较大疑虑。
  四、促进托育产业发展政策期待
  (一)促进托育产业事业化进程
  针对全区托育产业供给缺口大,托育费用高,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政府应从合理布局产业结构入手,积极平衡供需差异。一是筹建公立托育机构,促进托育机构事业化进程,根据婴幼儿人口密度和托育需求筹建托育机构;二是通过国家政策性拨款补贴与个人出资相结合的方式,对符合条件的托育压力大的家庭给予费用减免,确保托育惠及全民;三是鼓励引导托育机构提升服务品质,通过经营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等方式满足多种需求。
  (二)明确托育产业规范化管理
  针对托育产业服务水平不高,监管不到位等问题,政府应促进托育产业规范化管理。一是明确托育产业管理规范化要求,对托育机构需要达到的各项标准出台细化的实施方案。二是明确托育机构采购的相关婴幼儿产品标准。三是用法律保护婴幼儿合法权益,对不易察觉、界限模糊的妨害婴幼儿成长的行为确定违法情形和量罪标准。四是建立妇幼保健类医院与托育机构之间的指导、帮扶关系,保证婴幼儿身心健康和成长安全。
  (三)加强托育人才技能培育
  针对托育机构从业人员专业技能不足,从业资质欠缺等问题,政府应促进托育人才培育。一是开设专业技术考试,要求托育机构从业人员具备一定专业知识。二是完善职称评定机制,将职级与工资挂钩,吸引有从业经验的托育人员;三是在专业技术学校开设托育相关课程,解决好托育行业人才与托育机构衔接问题。四是分流一部分医护人员专门从事托育机构婴幼儿护理和照顾服务,应对突发状况,确保孩子健康成长。
  (四)扶持培育托育产业链条
  针对托育产业链条不完善、上下游产品缺失等问题,政府应积极发挥作用,搭建平台,促进产业链条上下游端协调联动。一是充分发挥儿童玩具等各类产品的消费需求,鼓励部分优质企业专业化进程,实现婴幼儿产品特供。二是促进婴幼儿玩具、衣服、座椅等产品共享和回收利用,婴幼儿身体成长迅速,回收利用有助于节约资源和减少家庭支出。
  五、托育产业发展前景
  随着全面三孩政策的出台和女性在职场中作用的不断提升,托育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托育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将会更加显现。同时,托育产业的不断完善也将推动人口出生率不断提升,女性不必在家庭和职场二选一,年轻人不想生、不敢生的困境将得到有效缓解。托育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在未来社会中对拉动经济增长和提升人民幸福感的作用将充分显现。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王莉霞在2021年12月21日召开的自治区推进“一老一小”人口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会中指出:做好“一老一小”服务工作,是民生实事,民生大事,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对于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等方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深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准确把握市场需求,着力提升服务意识,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于12月下旬面向托育需求端开展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367份。调查结果显示,托育市场需求旺盛,产业发展仍存多重瓶颈。

一、托育产业调查问卷参与者基本结构

从年龄分布看,25-30岁之间的调查对象占比为22.6%,31-35岁之间的调查对象占比为24.8%,36-40岁之间的调查对象占比为19.6%,41-45岁之间的调查对象占比为13.4%,其他年龄段调查对象占比为19.6%。从收入分布看,家庭合计收入在3千元以下的调查对象为12.3%,3-5千元的调查对象为26.2%,5-8千元的调查对象为24.5%,8-12千元的调查对象为26.4%,超过12千元的调查对象占比为10.6%。

图1  参与调查者年龄分布(%)

2  参与调查者家庭收入(%)

二、家长对托育产业需求基本情况

(一)良好的启蒙是家长最看重的托育价值

调查结果显示,良好的成长环境是家长最看中的托育价值,67.9%的家长期望托育机构能为孩子提供更加多元和科学的教育;53.1%的家长期望托育机构能为孩子提供有玩伴的环境;50.4%的家长期望托育机构能够为孩子提供科学营养配比。时间精力等现实原因是构成托育需求的重要因素,36.2%的家长需要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个人发展上;32.4%的家长祖辈代养有限或是不想加重老人负担。教育理念和看护经验是构成托育需求的因素,14.4%的家长认为托育可以避免家庭成员在教育理念方面的矛盾冲突;8.7%的家长认为自己缺乏照看宝宝经验,托育机构更能够为孩子提供全面照顾。

3  家长托育孩子的主要原因占比(%)

(二)满1周岁婴幼儿送托需求较为旺盛

调查结果显示,62.6%的家长选择在孩子满1周岁时送托。其中,12.0%的家长在孩子1-1.5周岁送托,15.8%的家长选择1.5-2周岁送托,21.8%的家长选择在孩子2-2.5周岁送托,13.0%的家长选择在孩子2.5-3周岁送托。仅有4.4%的家长选择在孩子满3个月后就送托,33.0%的家长选择不送托。

在送托的班型里,48.0%的家长选择托育或早教,38.2%的家长选择幼儿园宝宝班或是延时班,另有13.9%的家长选择家庭式托育。

4  家长送托年龄选择情况(%)

(三)大部分家长认为托班费用在3千元以下较为合理

调查结果显示,92.9%的家长能够接受的托班费用在3千元以下。其中38.4%的家长认为托班费用在1-2千元更为合理;37.6%的家长认为托班费用低于1千元更能被接受;16.9%的家长可以接受托班费用在2-3千元的区间。仅有3.3%的家长能够接受3千元以上的托班费用。另有3.8%的家长认为只要托育质量足够好,愿意为托育花费更多的金钱。

5  托育费用区间被接受情况(%)

(四)家长期望托育时间段能够较好覆盖自己上班时间段

调查结果显示,托育时间对工作时间恰好覆盖受到大部分家长欢迎。48.2%的家长认为最好的托育时间段为8:00-18:30,28.6%的家长认为较好的托育时间段为8:00-16:30,7.9%的家长认为最好的托育时间段为8:00-19:30,2.7%的家长认为最好的托育时间段为8:00-20:00。另有2.5%的家长有午晚托育需求,认为最好的托班时间段是16:00-20:30。此外,还有10.1%的家长对计时托育有需求。

6  托班时间段接受情况(%)

(五)家长希望孩子在托育机构获得技能提升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家长希望孩子在托育机构首要增强的是动手能力、身体素质和沟通能力。84.5%的家长希望孩子在托育机构动手能力增强;77.7%的家长希望孩子在托育机构运动能力和体质增强;63.8%的家长希望孩子在托育机构提升沟通交流技巧。

7  家长希望孩子在托育机构获得技能情况(%)

三、托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托育机构严重不足,供需矛盾较为突出

托育机构供给严重不足,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区3岁及以下婴幼儿人口为81.6万人,当前注册的托育机构仅有403家,每千人托育机构数仅为0.5个。托育市场需求旺盛,调查结果显示,59.7%的家长有意愿托育孩子,将近50万三岁以下婴幼儿有托育需求。供给少,需求大,供需矛盾突出,在当前托育产业存在的问题调查中,57.8%的家长认为当前托育机构太少,难以满足需求。

(二)托育费用高和服务质量不佳制约托育意愿

费用高制约托育意愿,调查结果显示,52.9%的家长认为当前托育费用较高,家庭经济状况不允许托育。服务质量不佳制约托育意愿,在托育产业服务质量的调查中,50.1%的家长认为托育服务质量一般,还有部分需求无法实现,21.3%的家长认为托育服务质量较差,如果有更好的选择不会托育。

(三)产业链不健全和行业管理不规范问题显现

托育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产业链条尚未形成,行业管理不规范和专业技能人员短缺等问题制约行业发展。在托育产业存在的问题调查中,53.4%的家长认为托育机构从业人员专业技能欠缺,对其是否拥有就业资质存疑。32.7%的家长认为托育机构仅能为孩子提供基础照顾,难以满足孩子成长需要,29.7%的家长认为托育产业链条不健全,各类儿童用品采购渠道是否符合标准仍然存在较大疑虑。

四、促进托育产业发展政策期待

(一)促进托育产业事业化进程

针对全区托育产业供给缺口大,托育费用高,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政府应从合理布局产业结构入手,积极平衡供需差异。一是筹建公立托育机构,促进托育机构事业化进程,根据婴幼儿人口密度和托育需求筹建托育机构;二是通过国家政策性拨款补贴与个人出资相结合的方式,对符合条件的托育压力大的家庭给予费用减免,确保托育惠及全民;三是鼓励引导托育机构提升服务品质,通过经营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等方式满足多种需求。

(二)明确托育产业规范化管理

针对托育产业服务水平不高,监管不到位等问题,政府应促进托育产业规范化管理。一是明确托育产业管理规范化要求,对托育机构需要达到的各项标准出台细化的实施方案。二是明确托育机构采购的相关婴幼儿产品标准。三是用法律保护婴幼儿合法权益,对不易察觉、界限模糊的妨害婴幼儿成长的行为确定违法情形和量罪标准。四是建立妇幼保健类医院与托育机构之间的指导、帮扶关系,保证婴幼儿身心健康和成长安全。

(三)加强托育人才技能培育

针对托育机构从业人员专业技能不足,从业资质欠缺等问题,政府应促进托育人才培育。一是开设专业技术考试,要求托育机构从业人员具备一定专业知识。二是完善职称评定机制,将职级与工资挂钩,吸引有从业经验的托育人员;三是在专业技术学校开设托育相关课程,解决好托育行业人才与托育机构衔接问题。四是分流一部分医护人员专门从事托育机构婴幼儿护理和照顾服务,应对突发状况,确保孩子健康成长。

(四)扶持培育托育产业链条

针对托育产业链条不完善、上下游产品缺失等问题,政府应积极发挥作用,搭建平台,促进产业链条上下游端协调联动。一是充分发挥儿童玩具等各类产品的消费需求,鼓励部分优质企业专业化进程,实现婴幼儿产品特供。二是促进婴幼儿玩具、衣服、座椅等产品共享和回收利用,婴幼儿身体成长迅速,回收利用有助于节约资源和减少家庭支出。

五、托育产业发展前景

随着全面三孩政策的出台和女性在职场中作用的不断提升,托育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托育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将会更加显现。同时,托育产业的不断完善也将推动人口出生率不断提升,女性不必在家庭和职场二选一,年轻人不想生、不敢生的困境将得到有效缓解。托育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在未来社会中对拉动经济增长和提升人民幸福感的作用将充分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