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内蒙古着力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平衡各种运输方式,加快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体系。
一、城际交通发展迅猛,区域空间互联互通便捷
“十三五”时期,内蒙古累计货运量102.9亿吨,其中铁路货运量37.1亿吨,公路货运量65.8亿吨,民用航空货运量仅为28.9万吨。
图1 货运量对比图(万吨)
“十三五”时期,累计客运量6.8亿人, 其中铁路客运量2.5亿人,公路客运量3.7亿人,民用航空客运量0.6亿人。三种运输方式占比由2015年的30:65:5,调整为44:44:12。
图2 客运量对比图(万人)
(一)铁路现代化,进一步便利城际交流
内蒙古现有干线铁路8条,支线16条,分属哈尔滨铁路局、沈阳铁路局、呼和浩特铁路局,2020年,铁路营业里程达1.42万公里,较2015年增长19.3%,占全国铁路网总营业里程比重达9.7%,居全国第一。
图3 “十二五”以来铁路营业里程图
“十三五”期间,全区速度250公里/小时及以上的高铁运营里程达404公里,速度160公里/小时及以上的快速铁路运营里程达1307公里。内蒙古首条高铁张呼高铁呼和浩特至乌兰察布段建成通车,张呼(张家口-呼和浩特)高铁全线、通新(通辽-新民)、赤喀(赤峰-喀左)高铁相继建成通车,呼和浩特、包头、通辽、赤峰等城市接入全国高铁网。蒙西地区高速铁路骨架初步呈现,内蒙古主要对外铁路通道实现大幅提速,京沈高铁全线开通后蒙东地区进京时间大幅缩短,内蒙古主要城市逐渐融入周边城市群“2小时经济圈”,高铁带来的便利和社会效应正逐步体现。
铁路货运量呈现大幅增长,“十三五”期间全区共完成铁路货运量38.6亿吨,较“十二五”期间增长25.9%;铁路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占全社会的比重分别为37%和57.4%,铁路在煤炭等大宗货物运输中起到主力作用。“十三五”期间全区铁路完成客运量2.5亿人,较“十二五”期间增长8.7%;铁路客运量、旅客周转量占全社会的比重分别为36.9%和63.4%,铁路承担中长途运输任务的比重逐年提高。
(二)公路网络化,出行更加安全顺畅
2020年,内蒙古公路线路里程21万公里,比2015年增加3.5万公里,“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3.7%。等级公路占公路线路总里程97.7%,其中高速公路6985公里,一级公路8785公里,二级公路19912公里。信息化支撑保障更加完善,综合交通运输调度和应急指挥系统 (TOCC)建成并投入使用,实现 ETC全国联网并撤销全部省界收费站,高速公路 ETC覆盖率达到100%,二级以上客运站实现联网售票全覆盖,定制客运、共享交通等快速发展。
图4 2020年公路里程分布图
公路网络覆盖面不断扩大,公路质量不断提高,加之覆盖盟市、旗县、苏木乡镇、嘎查村的四级快递物流网络体系基本形成,盟市快递园区达18处,旗县级快递集散中心达60个。“十三五”时期,内蒙古公路货运量为65.8万吨,比“十二五”时期增长15%,公路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占全社会的比重分别为63.9%和42.6%。公路客运班线达到2829条,服务网络覆盖全区,通达全国11个省市。“十三五”时期,公路客运量3.7亿人,比“十二五”时期下降56.5%。公路客运量、旅客周转量占全社会的比重分别为54.6%和36.6%。
(三)民航便利化,带动客运量大幅增长
2020年,内蒙古民用机场总数达到40个(其中运输机场20个),较2015年增加15个,实现12个盟市全覆盖。“十三五”期间,民航客运量5800万人,比“十二五”时期增长72.8%;货运量为15.4万吨,较“十二五”时期下降0.5%。
二、城市交通多元化发展,交通服务不断优化
自国家提出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战略以来,城市交通进入统筹协调绿色低碳出行、综合发展阶段,出行方式呈现多元化。
(一)公共汽电车有序推进
2020年,内蒙古公共汽电车1.2万辆,其中天然气燃料车占27.4%,运营线路总长度1.6万公里,公交专用车道长度307.9公里,客运总量5.2亿人次。2020年9月,呼和浩特市被交通运输部命名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跻身26个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之列。全区8个盟市实现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
图5 内蒙古公共汽电车图
(二)出租汽车行业清洁化、多元化
随着网约车行业逐步规范,新出租行业蓬勃发展,要求传统出租汽车行业更加注重服务质量。2020年,内蒙古出租汽车6.8万辆,客运总量6.6亿人次,其中清洁能源车辆占比51.5%。网约车管理制度不断健全,服务持续优化,对传统出租汽车带来冲击。以呼和浩特市为例,2020年,市区共有40家出租汽车企业,车辆8961台,其中网约车占比32.7%。
(三)轨道交通带来新机
2019年12月,内蒙古首条轨道交通线路—呼和浩特地铁1号线正式开通运行,内蒙古结束了没有地铁的历史,步入“地铁时代”。2020年,轨道交通运营车数312辆,运送旅客2128.1万人次。
三、存在问题
(一)适应于现代化发展的运输网络不够健全
内蒙古高铁起步较晚,目前仅开通了张呼、赤喀和通新高铁,全区高铁里程仅占全国0.9%,蒙西、蒙东高铁通道尚未形成,7盟市没有高铁连通。东中西部高速公路主通道尚未贯通,仍有6个盟市政府所在地与自治区首府未实现高速公路直连,普通国省干线中的二级以上公路占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5个百分点,部分乡镇未通三级及以上公路。综合性枢纽场站建设滞后,没有形成集公路、铁路、航空一体化的综合交通枢纽,各运输方式衔接不畅。
(二)适应于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智慧交通有待完善
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水平较低,信息资源共享开放程度不高,交通运输与生态优化、绿色发展综合协调能力仍有差距,尤其是城市交通未能充分利用数字化对公共交通带来的便利。2020年,内蒙古私人汽车保有量580.9万辆,比2015年增长62.6%,而人均城市道路面积仅增长15%,加之原有的城市规划等原因,高峰出行难、停车难等城市交通病逐渐显现。
(三)适应于人民高品质生活出行方式比较单一
随着内蒙古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出行的便捷性、舒适性和多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飞机、高铁高效便捷的出行方式成为人民出行的首选。但是通用机场建设还不充分,通航运营距全域化、体系化还有差距。公众出行缺少多元化、个性化、定制化服务。全区货运发展组织化、集约化程度偏低,结构不尽合理、成本偏高。
四、对策建议
(一)立足低碳出行要求,融合发展交通方式
以交通强区建设试点为契机,适应新阶段发展需要,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继续补齐高铁、高速公路、综合交通枢纽等基础设施短板。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交通发展由追求速度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由各种方式相对独立发展向更加注重一体化融合发展转变,由依靠传统要素驱动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转变,加快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统筹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进一步突出与国土空间发展统筹协调,实现交通运输与国土空间同步规划,加快运输结构调整。
(二)立足科技创新,建设智慧化交通
科技创新是提高交通运输供给体系质量的重要驱动力,也为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空间。要紧抓国家发展“新基建”有利机遇,培育新动能,将先进技术融入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交通运输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推动模式、业态、产品、服务等联动创新,加快新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真正让科技创新成为引领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三)立足优化治理,提升交通品质
重点在交通管理体制、事权划分、资金保障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率上先取得突破。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科技创新、节能环保等高质量发展体系,进一步筑牢人才、文化、应急保障体系。注重提升突发公共事件的治理水平,加强交通运输应急体系建设。加快交通运输信用体系建设,形成政府、社会、市场合力推进协同共治的局面。